专家企业家聚焦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创新 群英会聚闪耀智慧火花 献计肇庆未来发展

2019年10月22日

10月19日下午,2019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二届肇庆人才节多场平行活动同时展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两个分论坛和首次举办的企业家创新论坛上,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智慧结晶,碰撞思想火花,分别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众多真知灼见为肇庆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助理研究员韩振国:引导鼓励农业“走出去”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助理研究员韩振国指出,农业“走出去”的内涵包括对外农业投资、对外农业援助、农产品贸易。农业如何科学地“走出去”?韩振国指出,研究发现,东道国因素对涉农企业“走出去”方式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影响中国农业企业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其一,农业投资环境。东道国的开放程度、政治环境以及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都与中国农业企业的进入方式选择密切相关,即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越好,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并购的投资方式。其二,中国和东道国的农产品贸易情况。中国从东道国进口农产品越多,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新建投资的方式,而中国向东道国出口农产品越多,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并购投资的方式。其三,中国和东道国的距离。距离越远,中国农业企业开展新建投资所需生产要素的调动成本越高,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并购投资的方式。

韩振国认为,作为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点,肇庆具有开展农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有着丰富的农产品、便利的交通和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努力让农业“走出去”,将是肇庆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肇庆要护好“生态美”打好“生态牌”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齐晔认为,肇庆后发优势明显,只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就一定能实现弯道超车。

齐晔认为,肇庆是大湾区城市中最美丽最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最为成功。在建设宜居城市方面,肇庆近10年来成效明显、发展迅速,保住了“绿水青山”。

“我1986年就来过肇庆,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前交通不便,现在我从香港过来只要一个半小时,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想象的。”齐晔表示,所谓“人往高处走”,这里的“高处”不仅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也包含了生态环境、宜居环境和幸福指数等。

齐晔认为,肇庆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一定要保住绿水青山,以“大湾区最宜居城市”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在招商引资方面,也要发挥肇庆的优势,看清趋势、紧抓机遇,注重引进科创型的“未来产业”。

北京清鸿光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精密制造专家刘峰峰:把握确定因素善用智能技术变革传统制造业

中国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后大幅增长2倍以上,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传统制造业面临人口红利下降、传统制造进入微利时代、跨国贸易壁垒高筑、绿色生态高要求等重重困难时,如何引入智能技术变革传统制造业?北京清鸿光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精密制造专家刘峰峰表示,当前,全球工业大国纷纷在工业互联网及工业4.0领域展开激烈角逐,争夺全球经济制高点。他以富士康为例,讲述了企业在面临转型升级挑战时,如何凭借实体经济+工业互联网持续发展转型。

刘峰峰认为,目前AI在工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期,面对未来,企业要善于把握“不确定的未来” 中的确定因素,把研发投入增加、专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等可以确定的因素牢牢把握住,更好地利用智能技术驱动传统制造业变革。

中国轻工业展览中心主任谢帆:搭建引导轻工业“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着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中国轻工业展览中心主任谢帆在参加企业家创新论坛时以“扬帆举棹正逢时” 形容了当前我国的轻工业发展。

谢帆表示,中国轻工业展览中心将以“引领轻工企业抱团出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搭建一个轻工业国际产能合作的交流平台,集聚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海外园区、高校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资源,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引导,实现境外产业园区与国内轻工企业和轻工产业集群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肇庆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我已感受到了肇庆重视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氛围。”谢帆在演讲的最后表示,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当肇庆发展的旁观者、局外人,应成为肇庆发展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共同参与、见证肇庆社会经济发展的腾飞。

《中国小康》杂志总编辑田玉川:文化创新 肇庆强市兴市的强劲驱动力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小康》杂志总编辑田玉川说,以端砚为代表的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是肇庆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名片。但仅有一张文化名片是不够的,必须有新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田玉川建议肇庆每年举办“全国书画大会”“端砚全国巡展”等活动,促进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要弘扬岭南文化,树立肇庆品牌。肇庆是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建议定期举办 “岭南文化论坛”,设立“岭南文化研究院”。建立“书画小镇”,每年举办“肇庆读书季”活动,推动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打造红色传承文化礼堂、生态教育文化礼堂、礼仪培训文化礼堂、科普传播文化礼堂等系列特色文化礼堂。

同时,注重培育创建文化产业品牌。挖掘自身区域文化品牌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培育、经营、提升具有肇庆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和创新,为大湾区建设贡献“肇庆文化元素”以及新能量和高品质,推动肇庆文化在优势互补中创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博士、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杨博钦:充分发挥金融租赁优势助力制造产业发展

经济学博士、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杨博钦结合12个具体案例,从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金融租赁行业概况、助力制造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企业如何借助金融租赁,加快制造产业发展。“根据有关研究,租赁渗透率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杨博钦表示,融资租赁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引擎之一,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金融租赁服务的模式助力制造产业发展。

北京松盛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松下电器(中国)公司顾问范文强:希望与肇庆开展深度产业合作

北京松盛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松下电器(中国)公司顾问范文强认为,肇庆自然环境优越,鼎湖山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近10 万个,这样的环境为肇庆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范文强表示,肇庆后发优势明显,“是大湾区最大的发展腹地,要利用这个优势,逐步导入高端制造业。”他表示,肇庆向西连接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向东连接香港、广州、深圳等消费市场巨大的大湾区城市,可以考虑食品精加工和发展中央厨房工厂,同时将配套的冷链物流、休眠冷库、电动冷藏车配送等新设备和技术运用起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松下有非常好的技术、产品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未来希望和肇庆在高端制造业、康养产业、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他说。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肇庆应依托优势紧抓大湾区机遇促发展

全球化新趋势下的大湾区使命与肇庆机遇是什么?在企业家创新论坛中,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为肇庆带来了他的意见建议。通过分析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的发展,张仕元指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东京湾区相当,但全球影响力不如纽约湾区。他表示,国际一流湾区以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为其最重要特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强劲,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希望,也是广东经济二次崛起的最重要的力量。”张仕元表示,肇庆身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具备历史文化优势和后发优势,应紧抓机遇,努力在文化旅游、大健康、新技术新产业等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五大趋势

“智能产业革命引擎、全球产业运营平台、万物互联时代先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湾区跨界跨境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方面,申明浩提出了五个发展趋势:一是科技创新及其运用,珠三角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有众多孵化器载体和平台,有技术产业化、市场化优势,未来在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运用上将有深度合作。二是由内需扩大、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三是新商业模式的规模化推广;四是发挥区位、产业、供应链和融资优势,打造“一带一路”支撑枢纽,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五是构建宜居宜业一体化生活圈,实现大湾区协调均衡发展。


采写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邓小玲 苏燕君 王永强 杨帅 统筹 西江日报记者 刘小洪